首页 新闻 地方新闻 数字报 辽宁记协网 조선어 评论 发现 文化 调查 理论 视频 健康 农业

开春“肌密” 尽在闪闪微光

热点新闻 2021年02月22日 14:27来源:新华网 作者: 编辑:盛楠

  开春底妆,换什么好?春节假期一过,这个问题就浮上不少女生的心头。哑光质感太“严肃”,水光质感若把握不当,则容易走入“油腻”歧途,尤其不适合职场。其实,有一款能够完美解决苦恼的“微光肌”,已在各大秀场和杂志封面刷足了存在感。它清透、无瑕,宛若天然,唯一的缺点是,对化妆新手有一定挑战,但并不代表无法掌握。几个小技巧,助你在这开春时节微光闪耀。

高级化妆师kaka将微光肌与橘色系唇妆、眼妆进行碰撞,打造开春清透元气妆容。

如何打造“微光肌”?

拥有完美“微光肌”没那么简单

  什么是“微光肌”?顾名思义,这是一款介于哑光肌与水光肌之间的微妙妆感。它的走红并不难理解,同时拥有哑光的内敛高级与水光的通透明亮,却摒除二者常被诟病的“干燥”与“油腻”,无论搭配什么妆容,都能完美融合。

  对于肤色偏暖黄、轮廓不够深邃的亚洲女孩来说,微光肌妆感在避免皮肤失于暗沉的同时,也能通过含蓄的光影魔法,让五官更为精致立体。但想要拥有它,并不那么简单。如何平衡“微光”的度,对原生肤质与上妆技术都有着较高的要求。

底妆选择,服帖与清透是关键

  微光肌对底妆有严格要求。如何选对一款服帖与清透的底妆呢?首先考虑质地。可选用带有光泽感的粉底液,或使用带有珠光感的妆前乳提亮肤色,后续搭配质地轻薄、持久度高的粉饼。其次考虑色号。一味追求“白”的后果,是拥有一副“面具底妆”。微光肌的精髓在于自然,怎么选?看脖子。根据脖子肤色选择底妆色号,一般能起到自然修饰与提亮肤色的作用。

妙用高光,为微光肌“助攻”

  想要拥有完美“微光”,依靠底妆还不够。高光的适量使用,能够瞬间点亮妆面。在位置的选择上,先问自己,想要的是什么?是饱满透亮感,还是精致立体感?若是前者,苹果肌、额头、眼睛下方三角区不可忽视。若是后者,可更重视颧骨、鼻梁、眉骨等部位。在颜色的选择上,比原生肤色稍浅一两个色号最为稳妥。在质地的选择上,低调细闪更适合大多数人,并覆盖大部分场合。而在聚会场合中,可以大胆试试大闪片高光,但也要考虑到显毛孔的问题。

正确上妆,让妆感“进阶”

  “手指是最好的上妆工具”,这句话成立的前提,是你的上妆手法足够正确。用手指打造微光肌,可尝试反复多次按压的方式,蘸取适量粉底液涂抹于面部,使其均匀覆盖,再按压至粉底液与皮肤完美融合,呈现通透清亮妆感。如果对自己的手指信任度不足,可以尝试用美妆蛋替代手指进行按压,让妆感更为均匀无瑕。

妆容解析

金晨

  金晨的红调妆面完美诠释了:微光肌是极好的“画布”。与哑光肌相比,将红色的眼妆与唇妆衬托得更为精致华美。与水光肌相比,却更显大气、内敛,自带高级感。在打造类似风格的妆面时,可将适量高光轻扫于额头、眉眼交界、山根处,让肌肤质感更为紧致通透。

张钧甯

  想要打造一个“英气”妆面,微光肌足够加分。生机勃勃的力量,硬核的金属质感,是它赋予的视觉联想。搭配凌而不乱的毛流感野生眉,桀骜不驯的短发,棕红、豆沙系唇妆,你就是任意场合的最飒“C位”。

森绘梨佳

  以微光肌打造少女氛围感,可谓信手拈来,自带的清透感与紧致感是减龄利器。但它所带来的少女感与水光肌“敞亮”的甜美不同,更为干净、清澈,尤其适合用于日系文艺感妆容中。

“微光肌”TIPS

  1.妆前护肤是否做到位,可以说奠定了微光肌是否足够通透无瑕的基础。为肌肤补充充足的水分必不可少,但值得注意的是,过于厚重滋润的面霜谨慎使用,尤其是油性肌肤,妆感一旦走向油腻,便有违“微光”本质。

  2.对于瑕疵肌肤来说,底妆的多次叠加容易产生尴尬“假面感”,务必用与肤色相融的遮瑕膏或者遮瑕乳点涂瑕疵处,进行精细化遮盖。化妆新手最好选择滋润度较高的遮瑕产品,否则妆面易产生斑驳感。

  3.微光肌的打造,定妆是一个很重要的步骤。尽量选择雾面光泽型定妆产品,但要避免浮夸闪片,在还原肌肤原本质感的基础上更具透亮感,并让妆效更为持久。文/图 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 陈馨

 

北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:

1、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。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,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 资源转载、复制、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;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,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;不得修 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。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,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。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。

2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北国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3、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北国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 性负责。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,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。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,可与本网联系,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。

  • Copyright © 2000 - 2023 www.lnd.com.cn All Rights Reserved.
  • 本网站各类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版权所有 北国网
  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:21120200045
  • 沈网警备案20040201号
  • 北国网官方微信
  • 带你每天
  • “ 动 ”
  • 起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