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新闻 地方新闻 数字报 辽宁记协网 조선어 评论 发现 文化 调查 理论 视频 健康 农业

有多少懂事的成年人想成为朴树?

幻灯 2019年09月19日 15:57来源:黎贝卡的异想世界 作者: 编辑:刘祉杉

  《乐队的夏天》结束了。感觉有点怅然若失。毕竟,它已经成为我个夏天每周六晚上的固定娱乐节目了,和家人朋友一起边看边吃小龙虾喝冰可乐,边对着各个乐队评头论足,感觉像在过暑假哈哈.

  最后一期节目录到凌晨,朴树大概11点多,突然站起来说:“到点了,我得回家睡觉。”然后就离开了现场。当时,大家先是一惊,随之又报以掌声,送他离开。

  当时我就跟崔斯坦说:等节目播出时,估计朴树又要上热搜了。果然,朴树回家睡觉这件事在周日上了热搜。神奇的是,网友和当时现场的观众一样,都挺包容的,很多人夸他耿直、可爱、真诚。

  我想,如果这换成别的艺人,恐怕大家的反应完全不同吧!就算不是会被全体diss,也会被批评说不专业、缺乏职业素养。但搁到朴树身上,大多数人都宽容地一笑,表示理解,甚至夸他很“真”。

  这两天看到很多号发文,也是对他赞赏有加。忍不住又感慨了一次,朴树的人缘真的很好啊!就像这次热搜里一个网友说的“娱乐圈和粉丝对朴树真的好宽容,就这事没有第二个艺人吃得消。”

  今天想来聊聊,朴树身上这种神奇的“观众缘”到底是怎么来的。

  任性的朴树

  先来回顾一下当时的现场吧。

  朴树那天的到来是个意外惊喜。因为我们刚进会场坐下时,虽然看到了李宇春、谭维维和乐队们,知道当天会有一些嘉宾表演,不过当时并不知道朴树也在。

  他是作为开场演唱嘉宾出现的,唱的是《No fear in my heart》。唱完后台下的观众大喊“朴树我爱你”、“朴树你最牛”,他有点想说些什么,之后说了“谢谢”,就回到超级乐迷席了。

  然后接下来快3个小时的录制,他除了中场休息,出去了一趟,就一直坐在座位上,很认真听歌,包括乐队转场的时间。

  直到晚上十一点多,出现了经典的“我要回去睡觉”的那一幕。

  在节目上看,马东一听,先是满脸吃惊接着噗嗤一下,转头一看吴青峰也笑了,大家那表情就像在说:“太real了”。

  现场嘉宾都很羡慕,尤其是张亚东,他也跟马东开玩笑说:“马老师,对不起你,我也想回去睡觉。”

  彭磊录到后来也说:“其实谁不想回去睡觉呢!”

  但只有朴树不仅真的说了,而且真的做了。

  这真的很“朴树”了。

  他上一轮引起热议,是去年录制《奇遇人生》时,节目刚开始,朴树就在机场跟阿雅说自己不想去旅行了,觉得特别无聊。

  当时虽然有人说他情商低,但更多人说,这就是朴树啊。他只是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而已。

  在很多人看来,朴树已经是任性的代名词。

  最红的时候,说不出专辑了就不出了;

  参加综艺节目,被问到为什么来,直接来一句“因为需要钱”。

  更别提高晓松津津乐道的那个段子,车子在高速上开着,朴树突然要求停车,因为他要看夕阳。

  这个被广为传播的段子,在夕阳的柔光和回忆的滤镜的双重作用下,成了“任性的朴树”身上的浪漫光环。

  这个段子是真的吗?我相信是。

  不要说朴树一直是个敏感的创作者了,谁年轻时没有过这样的浪漫心性呢。哪怕是我们身边那些被我们嫌弃“油腻”和“麻木”的男士们,年轻时或许还偷偷写过情诗呢。只不过,在现实生活的打磨下,很多人慢慢收起了自己的棱角和触角,变得麻木,或者假装麻木。

  朴树的任性就在于,当年下车看夕阳的朴树,和今天说要“回家睡觉的朴树”,中间虽然隔了重重岁月,但那份心性是一样的。

  任性的尺度

  那天录完节目,我和崔斯坦在回来路上,就朴树的做法讨论了很久。崔斯坦觉得,每个人都想回去睡觉,凭什么就他走了。如果个个都这样,节目还怎么录下去。

 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。不过我倾向于这是提前沟通的结果。

  在现场,张亚东专门谈到这次为什么会请到朴树出山。

  当时朴树原本是在国外,“一个信号都不通的山上”。张亚东好不容易联系上他,跟他说了一档这样的节目,想请他来。我记得他说的是“需要你来”。于是他就来了。也就是说,这个节目的邀约应该是临时的,不在原来的计划之中,但他还是来了,在开场时表演了新歌。整体上演出还蛮好的,看得出是认真做了准备的。

  这也是他离场时,现场大家都觉得没什么的原因吧。他临时应约来现场、唱新歌,本身就是一种诚意。

  我看很多人说“朴树这次没有哭”。其实他在现场哭了,还哭了好多回。现场大银幕经常给他特写。在他唱完后,节目组安排他和盘尼西林互动、安排他点评乐队,他都很投入,一再对大家说“很棒”、“加油”。

  除此之外的时间,他一直安静地坐着听歌,包括中间现场播放的乐队往期的歌,几次看到他泪水在眼眶打转,或者看到他偷偷擦掉眼泪。不知道是不是他自己的要求,后来节目上没有呈现。

  他是尊重现场的。这也是为什么他离开时,大家表示理解的原因。

  现场还有一些细节,朴树离场之前,分别跟李宇春、谭维维和大张伟拥抱告别,因为他们几个嘉宾后面要表演。他确实任性,但还是会考虑别人的感受的。

  《奇遇人生》也是,他嘴上说不想去,但实际上还是去了。看了节目的同学应该知道,他不是临出发才不想去的。因为阿雅约他参加节目时,他正好状态不太好,觉得去古巴玩转换下状态也不错。但等到几个月后录制节目时,他已经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,于是“耿直”地说出不想来。

  但说归说,他也并没有真的不来,真的推掉。如他所说,觉得阿雅太好了,跟她约好了不能不来。

  2015年的一次演唱会,朴树觉得自己没准备好,没有按计划出新歌,压力很大,非常焦虑,“我听得到炸弹走针的声音”,几次想取消,但最终还是没有。他在自己的微博文章里写到“但看到大家都满怀热情地准备着,我吞下这句话。这是我的责任,我来承担。”

  还有更早之前的例子,当年上春晚,彩排时听说要“假唱”,临时不想唱跑掉了,公司找到他时,说“你这样一跑知道多少人会因为你丢了这份工作吗?”就这样,朴树乖乖站在了当年春晚的舞台上。

  虽然很多文章都把朴树描写成一个任性的小孩。但其实,他的任性是有度的。他的任性,大多数时候不影响别人。

  朴树之所以在圈中口碑良好,也因为他不只是顾自己一人爽,对周围的人好起来也很任性。

  最广为流传的,是朴树的借钱梗。

  高晓松在《奇葩说》把它当成段子说出来:朴树不爱说话,我有段时间过得很艰难,问朴树借15万,朴树只回了俩字:“账号。”过了一阵,朴树也过得不容易,就发了俩字过来:“还钱。”

  据说朴树租房住时,邻居有个年轻小伙子问他借钱,一开口就是三十万,朴树也是二话没说就借了。

  后来那个邻居还跑票了。周围的人为朴树不值,把那个邻居揪回来,朴树也没着急让他还钱,只是说了一句:“我告诉你啊,你还不起钱,就不要来见我!”

  朴树本来不爱签公司。有一回,他的吉他手程鑫被查出患了胰腺癌,只剩三个月时间。

  医生都说基本上已经没什么希望了。朴树还是不放弃救治,他带着程鑫到处换医院治疗,几乎花光自己原有的积蓄。

  最困难的时候,朴树说:“不够的话咱不是可以签公司吗?先卖身,跟治病救人比合约算什么?”万万没想到,主意打定,程鑫却没到一个月就去世。

  在程鑫生命的末端,朴树还主动承诺替他照顾程妈妈。

  说是任性,其实是和自己较劲

  朴树的任性,更多的是和自己较劲。

  朴树出歌很少,很慢。

  26岁出第一张专辑《我去2000》,30岁出第二张专辑《生如夏花》,44岁出第三张专辑《猎户星座》。专辑之间间隔很长,加起来不过三四十首歌。

  跟他同期出道的歌手,周杰伦、孙燕姿、蔡依林、林俊杰,基本上都有十几张专辑。

  不过很神奇的是,他能被记住的歌也不少,且很多都已成为经典:

  《生如夏花》、《那些花儿》、《清白之年》、《白桦林》、《New boy》、《平凡之路》、《且听风吟》、《猎户星座》……

  而且他的粉丝年龄跨度很大,我身边的70后、80后、90后、95后粉他的都不少。也不分性别,男生女生都喜欢。

  一般唱偏流行的歌在业内人看来,很难是艺术性很强,处在鄙视链顶端的。但朴树是个例外。

  高晓松把他捧上神坛。当年朴树逃学玩音乐,他找到高晓松只是想卖歌,没想到高晓松很欣赏他:“你怎么不出专辑?”朴树刚开始觉得出专辑很傻,没看上谁可以帮他出专辑,高晓松爱才心甚,办了麦田音乐帮朴树出唱片。

  这么多年过去,高晓松对朴树的欣赏没变,前几年,朴树第一次出现在《跨界歌王》,重唱了《那些花儿》,高晓松坐在评委席感动落泪:“一首歌唱到别人哭了,忘记自己是评委,那这首歌该是100分。”

  高晓松还说过:“朴树的歌词比今天绝大多数诗人的诗写得都好。

  是啊,就像这期乐队的夏天演唱的《No Fear In My Heart》,里面很多句歌词都让人直击人心:

  因为没有草原

  就忘了你是马

  你卑微的人生

  从不曾犯错的无聊的人生

  能不能彻底地放开你的手

  生命的痛和忍,谁都或多或少有所体会。这也是他的歌这么受欢迎的原因吧:

  《那些花儿》唱的是怀旧;《生如夏花》唱的是生命;《平凡之路》唱的是和解,跟自己和解,和平凡和解;《白桦林》唱的是爱情,却不是小情小爱,他唱的是有宏大历史背景的轰轰烈烈的爱情,经过革命年代的人有共鸣,爱过的、正在爱的、憧憬爱的都容易共情。

  《乐队的夏天》为什么最后一期会请朴树,除了张亚东跟他关系好外,应该也是因为盘尼西林的一首《New boy》引起的“回忆杀”吧。小乐唱的时候,张亚东听哭了。朴树来的时候,大荧幕又播放了一遍,朴树也眼泛泪光。但他依然说:“这首歌其实没写好,当时并不满意。”

  朴树说想不出专辑,一歇就是14年,看起来好像挺任性的。

  但《猎户星座》出来时,朴树发了一条长长的微博,讲了这十年来制作唱片的心路历程,即使人前才气满满,私底下他出一张专辑却经历了前后快10年的折磨。

  准确来说,是自我折磨,他是个十足的完美主义者,他说自己是“固执加细节癖”,这张唱片2010年试图开始,阴差阳错而不得,2014年重启,又中断,2015年断断续续,2016年自我否定、放弃,2017年鼓起勇气重来。

  就像朴树写在新专辑出版时的微博里的:“我想大概没有人会像我一样为一张唱片投入那么多感情和心力。后来连我自己也开始怀疑,这样到底对不对。”

  “我想我经受过那些挤压,坚持了下来,他们都会释放在音乐里。是的,我在写歌时,在编曲时,感觉到了他们。他们都在那儿。我知道,我等了10年,就是在等这些时刻。”

  《鲁豫有约大咖行》里鲁豫去参观朴树的工作室,看他创作,他下午创作出一个作品,觉得还不错,等到傍晚时就觉得那个作品不行了。而且他跟鲁豫说了,那是他的常态。可见他对音乐创作要求有多高。这样的个性打磨出一个作品该有多煎熬。

  张亚东帮朴树录《我去2000》和《生如夏花》两张专辑时,被他的完美主义折磨得死去活来。录歌时,常态是张亚东跟朴树说这一遍挺好的,他不满意,要重新录,一定要录到自己认为发挥到最好的,录到没力气了,把所有录到的,都听了一遍,选了最初张亚东选中的。

  后来在《名人堂》里,张亚东说到朴树还说:“跟他合作就是血泪史,但他的较劲有道理,不是矫情。

  任性的底气,为自己的任性买单

  讨论朴树的任性时,崔斯坦说,我只想知道,我要什么时候实现任性自由。

  我说:你真正不爱包的时候。

  大家爆笑。

  其实我是认真的。谁不想活得任性潇洒呢。问题是,你要能承受任性的代价。比如说,朴树任性地十几年不出专辑,任性地在缺钱时才出来参加综艺,任性地一遍遍推翻专辑重做……这些都是付出代价的。

  让大家印象最深的,应该是朴树在很多场演唱会上都说过:“即使全世界都变得丧心病狂,全世界都去抢银行,我也不会像他们一样,一如既往。

  这话听起来虽然偏激,但要真的做到并不容易。尤其对一个商业价值已经很高的歌手。

  2000年、2003年,朴树接连出了两张专辑,加上上过一回春晚,他的人气已经很高了。当时他的演出身价,已经在国内排前三。

  张亚东从一个制作人的角度,劝朴树趁热打铁再出一张新专辑,朴树漫不经心地问:“为什么要做?”张亚东说:“可以赚钱啊。”朴树反驳:“为什么要赚钱?”张亚东无话可说。

  当然,朴树也为他隐退十几年的任性买单。

  《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》里,鲁豫大夏天去到朴树家里,才发现朴树生活极其朴素,他说:“你来了才开空调,我平时不用。”

  吃饭也很朴素,几乎吃素,一个月只吃几次肉,还自己种草,出行就骑个电动自行车。

  对了,他那个房子还是租来的,至今都买不起房。

  穿衣就更朴素了,他经常出现都是穿同一件外套、同一条裤子。

  2017年7月2日,首都机场。

  2018年5月18日,上海机场。

  2019年7月8日,朴树首都机场。

  前几个月,朴树应邀在房地产的品推活动上献唱,一上来就说:“感谢主办方……”,大家以为朴树变商业了,没想到他接着说:“没让大家花钱来听我唱歌,这样我就安心了。”

  那天节目录到最后,张亚东说,其实我也好困好想回去睡觉。当时我开玩笑和崔斯坦说,他不能回去睡觉,还要买表呢!哈哈。我并不是嘲笑张亚东老师,我也很喜欢张亚东的,毕竟我们都是恋恋红尘的人,做不到无欲无求,但我们也在为自己的欲望买单。

  他的任性,有人给他兜底

  当然,不得不说,朴树可以活得这么自我,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幸运,他周围总有人很宠爱他,保护他的任性。

  他的家境非常优越。父亲濮祖荫,是北大博导,物理学界的科学家。我国“双星计划”的发起人之一就是朴树的父亲,他还是欧空局ClusterII星座计划国合作科学家。朴树的母亲刘萍也是北大教授,还是中国第一代研究计算机的女工程师。▼

  朴树从小就在精英堆里长大,考以半分之差未能上北大附中,高考进了首都师范大学,过了一年就退学去玩音乐。家里虽说不支持,但父母都为他兜底,保留多一年学籍。

  朴树还有哥哥,他在鲁豫的采访里谈到,哥哥已经结婚生子,替他挡掉大部分压力,父母有什么不痛快的事也都说给哥哥听。

  他的太太吴晓敏虽然小他8岁,但说到朴树,吴晓敏像姐姐在说弟弟:“朴树这些年越来越成熟。”她还说朴树是个生活白痴,但没有关系,她可以承担一部分,也可以请别人承担一部分,婚姻不能什么都想要。

  朴树不想生小孩,而他太太早年是渴望有小孩的,因此也有人说朴树自私。他也承认过自己把最糟糕的一面留给婚姻,差点跟太太离婚,感谢太太的包容。

  无论是原生家庭还是自己的小家,朴树都是受宠的那个,真幸福。

  除了家人,朋友对朴树也一直很包容。

  即使是现在,张亚东、高晓松、宋柯……对朴树还是像对个小孩似的,提到他都是“小朴”“小朴”地叫着,还会说“小朴终于长大了”类似的话。其实他们也算是同龄人。

  最后一期《乐队的夏天》,朴树一见张亚东就拆台,说《New Boy》是他不满意的作品,因为当时跟张亚东闹别扭了,张亚东乱写,让那首歌结尾很潦草。

  那是让张亚东至今听来都热泪盈眶的一首歌啊,看得出投入了很多感情,但他没说什么。

  这样说来,还是很羡慕朴树的啊。

  我想,大家对朴树很包容,也有部分原因是在他身上投射了自己求而不得的东西。

  王小波说过,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。有梦、想做自己的人很多,但真正能一直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人很少。经历了真实的生活,还能保有自己的棱角和任性,也是一种强大。

  这也是为什么朴树式任性那么令人羡慕的原因吧!

  愿我们不断成长,也能偶然做做小孩。

   图文来源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北国网,北国网将即刻删除。

北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:

1、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。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,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 资源转载、复制、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;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,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;不得修 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。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,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。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。

2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北国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3、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北国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 性负责。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,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。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,可与本网联系,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。

  • Copyright © 2000 - 2025 www.lnd.com.cn All Rights Reserved.
  • 本网站各类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版权所有 北国网
  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:21120200045
  • 沈网警备案20040201号
  • 北国网官方微信
  • 带你每天
  • “ 动 ”
  • 起来!